• 文号
  • 索引号
  • 00548694/2021-00001
  • 关键词
  • 主题分类
  • 政府工作报告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1-09-09         浏览次数:


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8月14日在鲁山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上

鲁山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叶锐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 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20年工作回顾及“十三五”主要成就

 

过去的一年,面对极其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科学施策,主动作为,克难攻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总体回稳、势能集聚的良好态势。全生产总值增长3.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1%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8.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0.6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和工业高质量发展三项指标位居全市第一。

(一)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作为人口输入、劳务输出大县,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全市首个确诊病例的严峻局面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要位置,临危布局,果断应对,迅速启动一级响应,顶格成立防控指挥部,配齐配强防疫力量,做精做细诊治方案,严防严守重要卡口,织紧织密城乡网络,“六个率先”举措,第一时间打响了疫情防控阻击战。坚持群防群控,科学管控,在安与危、生与死的重大关头,全体医务工作者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各级党员干部迎难而上、坚守阵地,众多志愿者、企业家、社会爱心人士踊跃参与、倾情奉献,全县上下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构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2020年2月5日至今,连续实现确诊病例“零报告”。坚持立足全局,彰显担当,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紧急动员、协调帮助医疗物资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全力保障国家疫情防控物资供应,调拨武汉防疫物资52.3万件,受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来函感谢,为支持打好武汉保卫战贡献了鲁山力量。与此同时,坚持“一手牵两头”,出台工业、农业等6个方面70余条政策措施,积极主动纾困解难,稳妥推进复工复产,有序做好复学复课,为经济恢复赢得了主动权,取得了“两战双赢”的阶段性战果。

(二)三大攻坚战决战决胜聚焦硬任务、啃下“硬骨头”,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实基础。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统筹整合资金7.4亿元,安排扶贫项目432个;启动农民工就业百千万工程,开发卫生保洁、防疫消杀等公益岗位10786个;实施扶贫产品进超市、网络直播、扶贫大礼包等消费扶贫模式,“鲁山县扶贫特色馆”线上商城生态鲁山农产品展销中心建成投运,多渠道促进群众增收,实现“就业产业”双提升,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综合发生率降零,顺利迎接了全国脱贫攻坚普查、全国脱贫摘帽县抽查验收、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核查和全国脱贫摘帽县2020年度脱贫成效考核“六步工作法”为国家普查提供了河南经验。污染防治全面推进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行动,取缔“散乱污”企业9家,治理无组织排放工业企业36家PM10PM2.5累计浓度分别较去年同期降低9.2%、10.9%,实现优良天数292天,较去年同期增加91天,空气质量为5年以来最好水平。稳步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全县地表水综合达标率82.3%,高于市定目标。强力推进土壤重点监管企业污染减排,重金属污染排放量比2013年下降12%。风险防范扎实有效用足用活国家债务管理政策,在省政府批准的债务限额内,最大限度申报政府债券,有序化解存量债务,政府债务处于合理区间,债务风险总体可控。积极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强对三类机构监管,实行月、季“三报”结合的统计制度,三类机构运行平稳。加强国资监管,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城投、文旅集团等国有企业整合优化基本完成,自身融资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三)经济运行回稳向好坚持把稳住经济基本盘摆在突出位置,强举措、出实招、重落实,推动经济尽快回暖重点项目。坚持县级领导分包等八项推进机制,建立重点项目顾问团,全力推进城乡道路、县级医院、城区学校等一批重大民生项目。鲁山机场、鲁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有序推进;花瓷古镇、迎宾大道220千伏鲁山西输变电42个项目实现开工;银岭风电、110千伏瓦屋输变电、洁利康改扩建等项目实现竣工。全年完成投资171.3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抓招商引资。聚焦“四张图谱”,持续开展“四个拜访”,先后对接了航空小镇等项目,引进了中铁路港鲁山铁路物流产业园、国电投百万千瓦新能源储能、智慧温控冷链物流产业园等项目,共签约项目62个,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52亿元,圆满完成市定年度任务。营商环境。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全县38个部门、1774项业务进大厅,部门进驻率达100%,实现了“一通办”和“最多跑一次”;大力开展“一联三帮”保企稳业专项行动,全面落实首席服务官机制,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工程领域审批制度改革,全年为企业减税降费1.46亿元发放各类企业贷款53.5亿元,新增市场主体6292户市场活力有效激发。

(四)产业优化步伐加快紧盯县域主导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强化工业支撑。以重点工业项目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推动,鲁阳工业园总体发展规划编制完成,世邦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加快推进,清研鲁山先进制造科创中心、中原实体经济研究院鲁山分院挂牌成立,实施“三大改造”项目32个,完成投资59.6亿元。加快文旅发展。投入资金1.3亿元,尧山国家5A级旅游区、尧山温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品质全面提升七夕国际文化产业园、中原云裳牧场等新型文旅项目顺利实施,元居如是、合智远方等一批高端民宿项目加快推进126家农家乐完成了星级评定,带动形成了尧山上坪、四棵树黄沟、团城清水河等一批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世界汉字节、七夕文化节、“首届鲁山杜鹃花节”、“春暖花开·一鲁游你”等活动顺利举行,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五届七次理事会在鲁山圆满召开鲁山花瓷烧制技艺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团城乡、四棵树乡被批准为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乡镇,成功创建河南省旅游扶贫示范县。推动产业集聚。高质量编制集聚区改革方案,加快“管委会+公司”改革步伐;盘活土地400多亩、闲置厂房12万平方米,着力提升亩均效益;大力推行“短平快”、“一站式办结”、全程跟踪、全程代办等服务,项目入驻快、建设快、投产快、见效快,“四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3亿元,从业人数1.5万人。

(五)城乡面貌深刻变化。坚持城乡统筹,推进中心城区与周边县区一体化发展,加快打造多点支撑的城乡发展新格局。城市品质显著提升。迎宾大道进度过半,泰山路东延、新兴路北延等工程加快推进,中心公园提升、向阳路北段改建、尧山大道绿化等项目建设完成一批便民临时市场、特色美食街街头游园建成投用,8个老旧小区实现了提质升级,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城乡贯通加快推进。郑栾高速平顶山大西环鲁山段全线通车,郑尧高速鲁山站加宽改造郑尧高速引线跨铁大桥、振兴路鲁平大道至沙河大桥段、尧山镇至木札岭段、八里仓至观音寺段等干线公路建设完成被授予全省“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县、绿色交通示范县荣誉称号。乡村面貌持续改善。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完成粮食种植面积99.9万亩,粮食总产量24.45万吨。培育库区蓝莓、董周酥梨、辛集葡萄、马楼食用菌等区域特色产业,成功申报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6家。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乡村振兴基础项目48个打造精品绿化廊道30余处

(六)民生福祉持续提升。扎实做好“三工作,惠民政策全面落实,重点民生实事顺利完成。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及时出台稳就业措施,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返乡务工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工作,全年新增城镇就业8243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42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472人,发放创业贷款6275万元,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教育体育事业持续发展,投入资金2.8亿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所,中小学79所,为全县中小学按照标准配置了仪器装备;启动了向阳中学项目建设;招聘特岗教师300名高中教师260名;学生资助、控辍保学等工作多次在国家、省、市经验交流中典型发言,全县263所学校食堂实现了“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建成社会足球场16块,举办全民健身活动20余场次,中国长征·汽车(新能源)拉力赛在鲁山顺利发车。健康鲁山不断推进,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县中医院新院区、县妇幼保健院业务用房、县疾控中心实验楼项目建成投用,医疗健康集团挂牌成立琴台、汇源、露峰3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正式运营,东方关爱重症医养康养基地落地实施县级医院实现二级甲等医院全覆盖,村级卫生室实现集体产权全覆盖社会大局安全稳定,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全力做好扫黑除恶、防汛减灾各项工作,信访总量、越级访量实现同比下降,信访秩序明显好转。 

各位代表!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五年来,全上下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团结一致、接续奋斗,在抓大事谋长远中积势蓄能,在解难题攻难关中砥砺奋进,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总体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鲁山奠定了坚实基础,交出了一份厚重提气的“成绩单”。

五年来我们同心同德、奋力拼搏,发展氛围愈加浓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持之以恒抓作风、树正气,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全县政府系统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脱贫攻坚、沙河治理、疫情防控、创文创卫、违建拆除等重大任务面前,展现出了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和敢做善成的奋斗精神,推动了工作晋位次争上游走前列。

五年来我们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群众生活更加富裕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2016年的19737元、7889元增加到2020年的32153元、11153元,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6年的56.4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70.6亿元,增长了25.2%;个人储蓄余额由2016年的155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256亿元,增加了101亿元。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生产生活水平全面提升,与全国、全省、全市一道消除绝对贫困,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五年来我们统筹兼顾、科学联动,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完成营造林78.2万亩,建设了沙河、荡泽河、郑高速、鲁宝路、环湖路等生态廊道,森林覆盖率达到56%;成功创建为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天然氧吧县、中国生态魅力县、河南省生态县,鲁山一高荣获全国文明校园,团城乡鸡冢村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团城乡、下汤镇荣获全国卫生乡镇,牛王庙、花园沟、范店村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建成省市县人居环境示范村67个。实施县城“东扩南进中提北改西延”,新改建道路18条,硬化背街小巷242条,建成了森林公园、滨河公园、尧山公园、冶铁遗址生态园和12个街头游园,实现了路相通、水相连、绿成网、人宜居 

五年来我们尽锐出战、靶向发力,“三大攻坚战”连战连捷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97.5亿元,水、电、路、宽带等实现到村到户全覆盖;打造了7条产业带,培育壮大了六大特色产业,全县18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49389户153245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前一年实现脱贫摘帽。1个集体、1名个人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表彰,7个集体、10名个人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表彰,我县被国家发改委评为“十三五”搬迁工作成效明显县,危房改造工作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推进“三散”治理,积极实施“四水同治”,构建了覆盖全县的大气环境监测体系,PM10PM2.5持续下降,空气优良天数不断增加断面水质综合达标率高于市定目标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及早着手、强化举措,有效预防和妥善化解了问题楼盘、政府债务、非法集资等方面的风险隐患,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五年来,我们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政协 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 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意见建议。支持保障国防和军队 现代化建设,国防动员、国防教育、人民防空、退役军人服务管 理、双拥优抚安置工作进一步加强,实现双拥模范“六连”。第七次人口普查圆满完成。妇女儿童、残疾、慈善等事业健康发展。民族宗教、史志、气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回望过去,我们勠力同心,共克时艰,既饱含着奋斗的艰辛,更收获了成功和喜悦。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科学决策、正确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有效监督、鼎力支持,凝聚着全县人民的辛勤汗水和社会各界的智慧结晶。在此,我代表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向驻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来投资的创业者,向所有关心支持家乡建设、鲁山发展的社会各界和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 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基础不稳固创新平台和人才与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不够强,产业关联和集群发展水平还不高,抗风险能力较弱。二是消费恢复缓慢宏观经济形势复杂严峻,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容忽视,消费支撑有待加强,消费活力有待激发,消费热点还没有充分形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先进地区仍有较大差距。三是投资增长内生动力不足工业经济实力偏弱,大多数乡镇缺乏大项目、新项目、好项目。服务业发展比较滞后,特别是文旅产业规模不大、层次不高、龙头带动能力不强。四是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部分工作人员创新意识、担当精神、能力素质亟待增强。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解决,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二、2035年远景目标及“十四五”时期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当前,鲁山正处于加速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并行的关键时期,立足新发展阶段,站位新历史起点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遵循发展规律,强化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奋力开辟更加美好前景。根据《中共鲁山县委关于制定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政府编制了《鲁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议。

《纲要(案)》提出了2035年远景目标:展望未来1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在“十四五”末的基础上翻一番以上,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排名达到中等偏上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硕果,基本建成现代化的生态文化美丽富强新鲁山,奋力谱写全省最美县域新篇章。建成山青水秀、和谐共生的生态新鲁山。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天蓝、地绿、水净、气爽的良好生态环境更加凸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基本实现。建成守正赋能、繁荣文明的文化新鲁山。文化底蕴充分挖掘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兴旺发达,文化品位明显提升,文旅融合更加有力,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文明风尚更加深厚。建成绿色宜居、环境优美的美丽新鲁山。生产空间更加集约高效,生活空间更加宜居适度,生态空间更加山青水秀,文旅体验更加丰富愉悦,成为居者自豪、来者依恋、闻者憧憬的美丽鲁山。建成保障有力、人民幸福的富强新鲁山。现代化治理体系日益完善,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全面推进,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康、网络安靖、河湖安澜基本实现,人民生活更加富足、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十四五”时期是我开启全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及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乡镇工作“三结合”要求,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创新第一动力、人才第一资源,聚力项目为王、产业至上”强发展、改革创新强质量、绿色增值强生态、城市提质强带动、文化增蕴强美誉、收入增长强民生,坚定不移走工业化发展道路,创建“两山”理论样板区、乡村振兴示范县、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加快建设生态文化美丽富强新鲁山,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鲁山开好局、起好步。 

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聚焦高质量转型发展,《纲要(草案)》用“七高质量”描绘了“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

经济发展高质量。工业高水平集聚发展,文旅产业融合加快发展,“2+2+2”产业现代体系基本形成,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翻—番。改革创新高质量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引进和培育一批高层次人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形成新热潮,全民创新创业良好环境基本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改革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高水平构建生态环境高质量。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成功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打造“两山”理论样板区城乡建设高质量。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绿色生态,完善基础配套,厚植文化底蕴,提升品质品位,奋力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县”,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的文化之城、活力之城、创新之城、魅力之城、文明之城。文旅发展高质量。立足旅游资源禀赋,挖掘文化内涵,推动文化与旅游、生态与旅游、城市与旅游、农业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一批特色文化旅游精品,创建一批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区、文化旅游先进企业,着力打造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人民生活高质量。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城乡人民收入水平稳步提升,城乡发展差距明显缩小,民生短板得到有效解决,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幸福指数显著提高。党的建设高质量。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自觉,铸就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倡树实干有为的工作导向,筑牢固本强基的战斗堡垒,营造干净担当的政治生态,巩固全面从严的常态格局,凝聚团结奋斗强大力量。

围绕“十四五”发展目标,《纲要(草案)》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实现路径,并从构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体系、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构筑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提升生态建设新境界、夯实经济加速发展新支撑、共享和谐幸福新生活等6个方面对全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进行了安排。

各位代表!

“十四五”规划是今后五年全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凝聚各方智慧,承载人民期盼。我们坚信,有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的正确领导,有全人民的奋力拼搏,“十四五”发展蓝图一定能够如期实现!生态文化美丽富强新鲁山建设一定会再奏凯歌、再谱新篇!

 

三、2021年重点工作

 

今年是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政府工作,必须坚定信心、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更加有效的举措,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

重点做好个方面的工作:

坚持项目为王,筑牢回稳向好新态势牢固树立项目为王、产业至上鲜明导向,围绕“三个一批”,做到“五个突出”,全力营造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好项目浓厚氛围。

集中签约一批。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聚焦产业项目和新基建两个重点,持续优化“四个图谱”,做好“四个拜访”,实施政府班子成员每周到企业解决一次问题、每月至少外出招商一次、每季度必须招回一个项目“三个一”机制,深入开展市场化招商、专业化招商、点对点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坚持准入标准,突出绿色低碳,严控“两高一危”,着力引进一批战略性、龙头型项目,不断提高招商选资实效,力争引进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5个、5亿元以上项目10个、亿元以上项目20个,境外资金项目2个以上,实现利用省外资金160亿元以上。

集中开工一批。突出统筹调度,做实前期工作,紧盯关键环节,细化问题清单,大力推行首席服务官机制,成立重点工作专班,常态化开展集中开工、观摩点评、现场督导,提高签约落地率、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保障签约项目落地生根、有序推进,确保总投资14亿元的鲁山机场、45亿元的平顶山至尧山铁路、53亿元的昭平台水库扩容、89亿元的鲁山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强基础、增动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全年新开工建设项目64个。

集中投产一批。建立台账、全程跟踪、强化落实,完善项目建设考评奖惩机制,重点关注投产达效,以建账、理账、对账、交账、算账,做到目标亮相、考核亮牌、奖惩亮剑,充分释放项目企业的潜在生产力,统筹推进110个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年度投资174亿元,确保总投资1.5亿元的大浪河生态综合整治、3.3亿元国电投河南鲁阳风电场、4亿元的将相河水污染治理及湿地建设、4.7亿元的辛集社区棚户区改造等24个项目竣工投产。

推动产业转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以壮大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化道路,不断健全完善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政策链,全力构建“2+2+2”产业布局。

培育壮大工业产业。基础产业保稳定、现有产业保发展、未来产业保竞争,实现工业经济由大到强。推进产业集群。整合现有产业,厚集发展势能,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推动世邦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加快形成“一总装配套成长”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抓好大地集团装配式建筑材料、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新型墙体装饰材料、河南省装配式建筑技术创新产业联盟等项目建设,打造全省绿色新型建材集群;抓好鲁山抽水蓄能电站等能源项目建设,培育集水电、风电、光电、生物质发电、垃圾焚烧发电等于一体的新能源产业集群;深化与上海祥源生物等龙头企业合作,建设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抓好园区建设。开展产业集聚区“百园增效”行动,推行“管委会+公司”运行模式,加快家纺产业园、冷链物流、竹缠绕等重点项目建设,突出集聚带动作用;释放现有企业活力,推动洁利康企业上市、汇源公司破产重整,盘活低效资产,实现腾笼换鸟,全面推进“二次创业”。高标准建设鲁阳工业园区,加快水、电、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用足用好鲁阳电厂资源,围绕热、电、汽资源低成本优势,解放思想,大力招商,积极对接平煤集团,推进大地集团100兆瓦光伏发电等项目,尽快形成产业集群,争创省级工业园区,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加快动能转换。坚持企业技改提升、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新兴智能制造产业培育同步发力,推动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处理43个“三大改造”项目建设,完成年度投资72亿元以上,实现流程再造、优势再造。支持佳尚农业、华豫万通打造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形成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

做优做强文旅产业。全面实施“旅游+”战略,加快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推动文旅产业全域开花。推行“生态+旅游”,立足洛阳都市圈伏牛山生态涵养区定位,厚植青山绿水优势,持续推进尧山生态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为旅游开发和生态建设预置“红线”,加快推进一批高端康养项目,擦亮“中国天然氧吧”“中国长寿之乡”底色,打造文旅康养基地。推行“乡村+旅游”,推进农家乐星级评定,加快上坪民宿集群、陌上隐项目建设,壮大尧山镇、赵村镇、四棵树乡等一批特色乡村游品牌,加快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步伐,新增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2家、省级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1家。推行“文化+旅游”,引导鲁山花瓷、鲁山丝绸等文旅企业开发一批中高端文旅产品,打造一批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示范项目,建设一批示范园区,增强转化能力,丰富文化旅游内涵。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产业。加强服务内容和业态模式创新,加快服务业精细化高品质转变步伐发展物流服务业,支持豫西物流产业园、电商产业园加快发展,启动中铁路港鲁山铁路物流产业园建设谋划海关保税仓库落户鲁山,提升冷链物流、快递物流、大宗商品物流等特色物流发展水平。发展文旅服务业,紧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开工建设县游客集散中心,加快传统商贸服务业提质升级,推进实体商业转变经营模式、增强体验式服务能力,鼓励传统商场老旧厂区造为新型消费载体打造一批品牌步行街、美食街。发展康养服务业,依托山、汤、林、湖优质资源,推动中医药产业园等康养项目建设,谋划鲁山神汤温泉康养度假区项目,支持下汤、库区、赵村等具备条件的乡镇建设成为规模化、区域化的生态康养基地。

(三)完善要素支撑,打造发展新环境靶向瞄准,查漏补短,着力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体制障碍,持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优化营商环境。坚持问题导向,按照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要求,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企,聚焦“十大工程”,围绕“13710”思路全力开展“万人助万企”专项行动,对重点企业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帮忙不添乱、建议不决策、助力不插手;实施营商环境定期评议制度,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企业代表参与,定期打分亮牌,强化结果运用,真正做到该办的事坚决办、决不拖,能办的事马上办、决不等,难办的事想法办、决不放,需要合办的事协作办、决不推让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协同发力,实现亲有度、清有为。

强化人才保障。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不断完善柔性引才机制,加快博士楼项目建设,着力引进一批行业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建设返乡创业示范园区,健全返乡创业优惠政策,打好老乡牌,用好老乡资源,发展老乡经济;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继续开展全民创业创新大赛,激发县域人才创新创业积极性;支持北京、深圳、郑州等地鲁山商会做优做强,让更多优质项目落户鲁山;探索“研究院+创新平台+合作项目”运行模式,充分发挥中原实体经济研究院鲁山分院、清研鲁山先进制造科创中心作用,着力推动一批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深化与京师合创合作,建设全日制职业大专,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

防范化解风险。积极防范化解企业风险,抓好企业债务风险识别、监测和管控,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强化企业间担保链风险防范。严格防控地方债务风险,切实保障“三保”支出。坚决防范金融风险,稳妥化解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风险,有序推进问题楼盘化解,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非法互联网金融等活动。着力应对疫情衍生出的各类风险,防止风险传导蔓延。

(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统筹推进“五个振兴”。

保障粮食安全。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确保全年粮食产量25万吨以上。加大水利、农机、气象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西南部谋划3处特色气候小镇。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新建高标准农田4.5万亩完成投资7090万元以上。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力度,强力推进农村耕地建房整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持续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开展粮食节约行动,强化粮食收储保供,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健全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控体系,推动生猪稳产保供,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

发展现代农业。依托优质林果、特色种植、畜牧养殖等特色产业,持续推进“三大集约”“三大融合”推动优质林果链条化强化与行业龙头企业的经营合作,进一步推动库区蓝莓、辛集葡萄等8个乡镇的特色林果业发展,建设16个林果产业项目,打造林果产业示范带,新增优质林果面积1万亩,打造“中原蓝莓第一县”推动特色种植品牌化鼓励蔬菜优势产区开发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打造新品牌,在辛集、张良、马楼、磙子营4个乡镇建设18个瓜蔬产业项目;持续壮大食用菌种植规模,在马楼、瓦屋、观音寺、土门等乡镇实施22个食用菌产业项目,着力打造“中原香菇第一县”推动畜牧养殖循环化支持大北农、瑞亚牧业、正隆农牧、丰源和普等企业升级改造,以种养叠加、三产融合模式实现畜牧业生态化、绿色化、循环化发展。

推进乡村振兴。立足乡村振兴巩固提升县战略定位,突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脱贫成效。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三类重点人群开展常态化监测预警;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强化行业部门责任,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统筹整合资金7.46亿元,实施扶贫项目419个,持续增加群众收入;继续推行“4443”扶贫资产管护模式,确保扶贫资产保值增值;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强化扶志扶智。衔接乡村振兴。做好顶层设计,鼓励试点先行,以产业延链补链、人居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质量提升为抓手,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分类、分批实施乡村振兴示范创建,重点围绕“一城一湖三出口”,先期打造梁洼鹁鸽吴、马楼沙渚汪、库区搬走岭、瓦屋楼子河、下汤林楼等56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力建设生态循环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特色种养观光、休闲户外拓展、现代高效种养产业等6条乡村振兴示范带,聚点成带,以带连片。

(五)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打造区域发展新格局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推动区域优势互补、城乡融合发展。

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坚持平鲁一体化发展,高标准启动平鲁快速通道建设,加快沙河北路东延,推动七夕国际文化产业园、花瓷古镇、恒大温泉城等项目建设,促进市县资源共用、政策共享、业态集聚、同频共振。做实小城镇节点围绕张良、尧山、下汤、瓦屋等区域中心城镇加快推进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加大基础投入,着力提升规模能级做优乡村腹地,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考评体系,紧盯优化开发、重点发展、生态功能三个乡镇发展定位,制定出台差异化发展政策,加快形成以城带乡、乡镇联城、中心带动、错位发展的县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推进城市提质发展。深入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建设完成迎宾大道,高标准推进北环路提质改造,启动光明路建设打通一批断头路,形成“六横六纵”城市路网。实施水系畅通工程,开工建设大浪河生态综合治理、沙河二级橡胶坝、人工河、南城壕等项目,持续推进沙河生态修复与提升工程,完成三里河、将相河治理改造启动将相河、大浪河带状公园建设,支持沙河滨河公园创建A级景区。深化城市体检,推动10个新纳入计划的老旧小区开工和保障性住房小区提质升级,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供气、供电、供水、排污管网改造升级,强力推进城区供热,让群众感受到城市温度。

推进交通完善发展。坚持以大交通带动大流通,以大流通促进大发展开工建设焦唐高速鲁山段、叶鲁高速、鲁宝工业大道,加快推进郑尧高速尧山站东移、郑尧高速鲁山西出口、二广高速四棵树出口、综合汽车站等项目建设,完成鲁嵩口至鲁汝界段改建主体工程、钢厂路沙河大桥前期工作,改建郝程路、惠东线、楼中路、八兴路等农村公路100公里以上,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让城乡贯通度更高、让县际“朋友圈”更大。

(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转型新跨越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持续优化生态环境。建立大气污染源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以更大力度调整“四个结构”,确保完成年度空气质量改善指标。实施“河长+检察长”制,进一步压实各级河长湖长责任,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全面推进“四水同治”确保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加强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土壤风险识别与监控,持续强化重金属污染、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固体废物处理,确保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深入开展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禁塑限塑专项整治行动,有效遏制噪声污染和白色污染。 

坚决守牢生态红线。把生态保护红线作为保障生态安全不可逾越的底线,全面落实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严格执行“八个严禁”要求,统筹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推行自然资源管理“一网两长”制,深入开展巡河巡山巡矿行动。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突出自然山体保护,严把矿业权准入关口。加快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抓好河湖采砂、露天矿山、工矿废弃地等生态修复,加强湿地保护和修复,建立健全野生动物保护机制。加大刑事打击力度,严肃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以高水平的生态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

全力建设绿色家园。学习借鉴安吉发展模式,围绕碳达峰、碳中和任务,加快绿色转型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和谐共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新兴低碳产业发展,创建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实施能源消费“双控”管理,强化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节能减排,打造一批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大力开展国土绿化提速行动,新增国土绿化面积1.5万亩以上,完成国家储备林新造林3.9万亩,建成一批生态廊道、生态水系、生态林场,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省级生态示范县,争创“两山”理论样板区。

)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新发展。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程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抓牢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落实“人”“物”同防,实现常态化疫情防控。以双防控体系为抓手,强化重点人群排查管理,加强农贸海鲜市场、进口商品、冷链物流等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管控,坚决切断疫情输入途径、消除疫情传播隐患。完善疫情应急管理体系和防控救治体系,全力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建立全民免疫屏障,强化防疫物资储备,筑牢疫情防控坚实防线。

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和基层成长计划,抓好退役军人、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谋划建设县中心养老康养基地,推进和佑康养社区项目建设,启动四棵树乡东方关爱重症医养康养基地建设建设一批乡镇中心养老院,改扩建观音寺乡卫生院老年康复中心建设项目。持续推动社会保险参保扩面,加强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安全运行。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做好城市困难群体帮扶,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推动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进一步建立健全教师补充长效机制,落实年度师资力量缺工作任务,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加大财政投入,落实“三项补贴”政策,推进教师周转房建设;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基本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现象,逐步完成农村两类学校建设规划;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实施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工程,加快鲁山中专建设步伐,形成中、高职贯通的办学模式。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提升特殊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民办教育规范发展,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落实“五项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大“双减”力度。强化教育用地保障,加快向阳中学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在城区谋划筹建高中、初中、小学各1所,幼儿园1-2所,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全面推进健康鲁山建设。持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升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救治诊治能力乡镇卫生院服务基层能力,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开工建设投资1.2亿元的县老年病医院,健全优质高效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县域就诊率达到90%以上、基层就诊率达到65%以上。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强化食品药品全程监管,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大力传承弘扬优秀文化。立足鲁山土壤,深耕鲁山文化,讲好新时代的鲁山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加快红色文化场馆建设,保护好豫陕鄂前后方工作委员会旧址、豫陕鄂军政大学旧址两个全省首批革命文物,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弘扬劳模精神,深入挖掘鲁山籍劳模多种优良品质,支持张良文香兰劳模纪念馆、马楼沙振海劳模纪念园等劳模场馆建设,倡导鲁山人新时代道德风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文化品牌。深度挖掘墨子文化、屈原文化、仓颉文化、姓氏文化、牛郎织女文化,做好传承发扬,完善载体支撑,着力让鲁山的特色文化品牌立足新时代、彰显新气象。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健全“民呼必应”接诉即办工作体系,完善“一村一警一法律顾问”长效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多元化解机制。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落实从源头根治欠薪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加快推进鲁阳、露峰、汇源三个城区派出所建设。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和应急保障体系,强化应急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抓好“九小”场所等重点区域治理,强力推进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好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人民防空、退役军人事务、双拥共建等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做好外事、侨务、港澳、对台工作。加强统计、史志、档案、地震、邮政、社科、慈善等工作。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更需要我们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不断提升主动性、加强协调性、深化时效性,坚决做到行动迅速、善抓落实、争创一流,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坚持忠诚为先。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政府各项工作的红绿灯、指挥棒、试金石。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二)坚持法治为纲。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依法行政,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工作,推动民法典全面有效实施。自觉接受人大工作监督、法律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加强审计监督、司法监督、统计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加大政务公开力度,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坚持实干为要。把抓发展作为政府系统讲政治的具体体现,坚持结果导向,以结果论英雄、从过程找经验、用实绩来检验,以“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载体,以项目化产业化工程化信息化方案化为基本方法,传承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的奋斗精神,持续强化政府执行力建设,把项目建设一线、工作落实一线作为练兵场,以实干赢得群众信任、以实绩造福全县人民。

(四)坚持廉洁为本。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推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监管全覆盖。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纠治“四风”。认真做好各类巡视巡察问题整改工作。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从严从紧控制“三公”经费,支持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

各位代表!

新使命任重千钧,谋发展惟有担当。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中共鲁山县委坚强领导下,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崭新业绩!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