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号
- 索引号
- lsx101/2023-00209
- 关键词
- 主题分类
- 义务教育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读《论语》 启心智 做良师 辛集中心校召开读《论语》分享交流会
一部《论语》,千古流传;一位良师,万世师表。为了进一步激发师生读书兴趣,加快学习型校园和书香校园建设,8月22日上午,在辛集中心校党总支的组织下,辛集一小,二小,四小,赵庄小学四个联合支部和一中,二中两个独立支部同时召开了读《论语》分享交流会。
在辛集第二小学会议室,辛集第二、三、六、新村小学联合支部的分享交流会正在进行中。辛集第二小学教师代表李学艳分享读书心得时从师德修养出发:读《论语》,修师德,在学习中树立人生理想精神追求,就能“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做到对党的教育事业忠诚,坚守仁者爱人、成己达人、推己及人的境界。
新村小学教师代表尚露露,从对学生全面培养方面出发,“君子不器”学生不能像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途,要博学多能,也就是说我们对学生的培养应该是多方位的,不能只局限于学生的考试成绩,要全面培养,从各类技能到为人处世等各个方面。
在赵庄小学联合支部, 梅晓培老师分享的重点是:提高自身素养,为教育工作打好基础。孔子曰:,学习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论语》中的“仁”指的是关爱别人;而了解别人就叫做“智”。我想在我们教学实践中更应该》共读提倡“仁”与“智”, 就是教师要懂得了解学生、关爱学生。教师要了解、关爱学生就应该站到学生中间来,善于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我们才能了解孩子之所想, 看到自己之不足。
六个党支部的教师都能结合自己阅读的内容,联系工作实际,畅谈读书收获。每位教师对于《论语》的理解和阐释都具有个人特色。辛集中心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张海龙对本次活动做了总结: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 希望大家以此次《论语》共读活动为契机,自觉提升个人文化素养, 潜心立德树人, 将《论语》中的经典句段和课堂教学联系起来,给自己, 也给学生,找准生命成长的方向。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分享交流会既是检阅,也是展示。本次分享交流会的举办,有利于教师们打破门户之见,博采众长,提高文化素养,坚定文化自信。分享交流会体现了辛集中心校对《论语》学习的高度重视,更凝聚了广大教职员工的共识和智慧。张海龙表示:下一步,辛集中心校将继续秉承终身学习理念,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用经典熏陶气质、培养品德,让经典诵读活动在校园里异彩纷呈、经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