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号
  • 索引号
  • 关键词
  • 主题分类
  • 县政府文件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鲁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鲁山县201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5-07-06         浏览次数:

鲁政办〔201553

 

 

鲁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鲁山县201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

通   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县政府有关部门:

县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制订的《鲁山县201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564日    


鲁山县201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县发展改革委 县国土资源局 县财政局 县住建局 县交通运输局 

县水利局 县教体局 县旅游局  县安监局  县气象局

 

为做好2015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1120号文件精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豫政〔201128号)的要求,结合我县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发生的基本规律,制订本方案。

一、地质灾害隐患现状

我县属地质灾害易发区,其类型以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据今年汛前排查核查,共确定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26处,分布于西部、西北部、西南部山区,涉及尧山、下汤、瓦屋、背孜、库区等12个乡镇,主要威胁对象为山区居民、山区学校和道路行人及车辆等(详见附件:鲁山县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群测群防体系责任表)。

二、2015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根据我县地质环境条件、气候因素、人类工程活动等情况,综合地质灾害发生的规律和地质灾害隐患的现状,对2015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如下:

(一)2015年汛期天气趋势

预计201568月总降水量400500mm,较常年(均值448.4mm)略偏多;平均气温2627,较常年(均值26.0)略偏高。

分月趋势

1.预计6月份降水量8595mm,较常年(97.7mm)略偏少;月平均气温25.526.5,较常年(25.8)略偏高。

2.预计7月份降水量190210mm,较常年(204.2mm)略偏多;月平均气温2628,较常年(26.9)正常。

3.预计8月份降水量140150mm,较常年(146.5mm)略偏多;月平均气温2527,较常年(25.4)略偏高。

汛雨主要集中时段

预计2015年汛雨开始时段在6月下旬,汛雨集中时段为6月下旬中期,7月上旬前期、上旬末、下旬中后期,8月上旬前期,下旬前期。

鉴于近年来极端天气有增多的趋势,且难以预测,因此不排除汛期我县仍会出现极端强降雨天气。

(二)地质灾害隐患类型及规模。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我县已知的地质灾害隐患多为小型,在强降雨条件下将可能造成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群发。

(三)发生时间地质灾害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6—9月汛期,根据预测结果,总体上今年汛期我县降水属偏多年份,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四)地质灾害强度受降雨频度和强度所控制,如降雨频度高、强度大,所发生的地质灾害强度也大,应及时结合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对其发生的时间及强度作进一步预测。

三、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段及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

   (一)山区学校周边地质灾害隐患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县大部分学校在选址及建设前未对校址及其周边环境进行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致使部分学校建在了地质灾害易发地且未做地质灾害防护,对学校师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应重点防范。主要学校隐患点有观音寺桐树庄小学山体滑坡、瓦屋中学山体崩塌、尧山第五小学师生上下学沿途公路山体崩塌、江河实验小学教学楼后石砌墙体裂缝形成的崩塌隐患等。

(二)山前地带村庄居民点滑坡、崩塌隐患山前地带村庄居民点滑坡、崩塌具有一定规模,滑坡体、崩塌体多由土石混合而成,吸水性强,雨天易发生滑动、崩塌。主要滑坡、崩塌隐患点有瓦屋乡红石崖村龙脖、下汤镇竹园沟红椿树、尧山镇牛槽沟、背孜乡郜沟村康家庄组等隐患点。这些滑坡、崩塌都不同程度出现过险情或灾情,对居民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应特别注意防范。

除上述重点区段和主要隐患点外,受人类工程活动和地质构造条件的影响,我县山区居民房前屋后、山区公路沿线两侧、旅游景区、矿山采场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崩塌、滑坡隐患。特别是山区居民房前屋后高陡边坡存在的崩塌隐患。由于人多地少,不少山区居民几乎别无选择地采取切坡建房或靠崖建房,并且大部分未做防护挡墙,如观音寺乡三间房村窑院组、仓房组3处居民房后陡崖均高约10余米,并且上部又长有树木,在风雨交加天气,很容易出现崩塌或滑坡,严重威胁居民住房及人身安全。

四、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我县的地质灾害多发生于汛期,据统计,主汛期一般为每年的6月至9月份。因此,我县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应是6789四个月份,具体时段为汛期暴雨和连阴雨期间,请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暴雨、连阴雨气象预报。

五、地质灾害防治责任

各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及县直有关职能部门为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单位,负责辖区内及职责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务必要加强组织领导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

(一)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

    各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为辖区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主体单位。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负责辖区内地质灾害的群测群防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乡、村、组、隐患点四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制度,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隐患点应急避险预案;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险情巡查,设置隐患点警示标志,对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逐户发放防灾避险明白卡;做好突发地质灾害抢险、救助的部署和协调工作,出现临灾险情时启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做好受威胁群众的疏散安置和搬迁避让等工作。

(二)县国土资源局

    负责全县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工作;牵头组织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负责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指导并管理县、乡、村、组、点五级群测群防网络;会同气象、水利部门建立地质灾害气象汛情信息预报体系;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险情、灾情的应急调查和评估。负责组织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检查督促、联络协调有关单位做好有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责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三)县住建局

    负责组织本行业地质灾害的防治,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所有在建建筑工程、深基坑及高陡边坡工程要组织业主、施工单位认真进行排查、巡查,发现隐患或险情时,应及时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四)县交通运输局

负责组织全县主线公路、县道及主要乡道沿线两侧地质灾害的防治,落实隐患排查、监测、预警预报、险情巡查等安全防范责任和治理措施,设立与维护危险路段安全标志;督促在建公路工地的施工单位落实隐患排查、监测、预警预报等安全防范责任,对地质灾害隐患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五)县水利局

    负责组织河道、水库等水利设施周边的地质灾害及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出现隐患或险情时,及时落实监测、巡查、预警预报等安全防范责任,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督促在建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加强隐患排查,发现隐患或险情时,及时落实监测、巡查、预警预报等安全防范责任,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协助国土资源、气象部门建立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体系,提供降雨适时监测信息,协助开展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

(六)县旅游局

    负责组织全县旅游景区景点的地质灾害防治。督促各景区经营单位认真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对出现的隐患或险情,及时落实监测、巡查、预警预报等安全防范责任,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七)县教体局

负责组织学校及其周边的地质灾害防治和师生上下学道路沿线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师生地质灾害防范知识的宣传教育。对威胁学校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要及时落实监测、巡查、预警预报等安全防范责任,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对排查出的师生上下学道路沿线等区域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应及时上报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按职责分工安排有关单位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

(八)县安监局

    负责组织非煤矿山企业排土场、弃碴堆、露天采矿场边坡等部位地质灾害隐患的排查治理,对出现的地质灾害隐患要督促非煤矿山企业及时落实监测、巡查、预警预报等安全防范责任,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九)县气象局

    协助国土资源局建立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体系,与国土资源部门共同做好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工作。

六、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继续开展工程治理积极推进由省国土资源部门投资790万的尧山镇营盘沟村泥石流工程治理项目,投资490万元张良老庄滑坡搬迁避让项目,县财政局要积极协调项目资金,使项目资金尽快发挥作用,争取年终工程竣工。县国土资源局要对观音寺乡桐树庄小学滑坡治理项目实施情况跟踪落实。水利、教体、安监、交通等防灾责任单位也要多方筹集资金对一些重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特别是威胁学校、居民区、交通干线的灾害隐患开展工程治理,通过工程措施消除或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的威胁。

(二)积极实行搬迁避让结合新农村建设,鼓励、帮助受隐患威胁的散居农户搬迁避让。对无力搬迁或不愿搬迁的,有关乡(镇)应妥善安置避让场所。已经发生过险情的,如下汤红树椿沟、背孜康家庄滑坡、瓦屋龙脖滑坡、尧山牛槽沟滑坡等高危隐患点处居住的农户,大雨暴雨时段要强制撤离,确保万无一失。

(三)重点做好群测群防我县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又多分散在偏远山区,治理难度大,防治任务重。当前,对这些灾害隐患点都进行治理,财力不足,也不可能。完全依靠专业队伍进行监测,也不现实。因此防范地质灾害主要靠群测群防。各防灾责任单位要切实健全和维护群测群防网络,逐级落实防灾责任人,逐点落实监测预警责任人。原有责任人发生变化以及新发现的隐患点,应及时变更补充各级责任人,保障群测群防体系的正常运转。

(四)切实落实各项制度各防灾责任单位要建立健全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汛期值班、隐患排查、隐患监测、险情巡查、险情灾情速报等工作制度。对列入附件的主要地质灾害隐患,必须逐点编制应急避险预案,对受隐患威胁的居民,还应逐户发放应急避险明白卡。对危险程度较高的滑坡、崩塌,应实行汛期加密监测,必要时进行24小时值守,对责任心不强、工作落实不到位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五)建立完善应急体系各防灾责任单位要根据辖区内地质灾害的种类、规模、数量分别制订符合实际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指挥和应急通讯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建设,筹建应急指挥平台,开展应急演练。一旦突发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应迅速启动预案,积极做好抢险救灾工作,尽最大努力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