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号
  • 索引号
  • 00548694/2020-00036
  • 关键词
  • 主题分类
  • 县政府文件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鲁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鲁山县绿色交通试点县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2)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0-10-22         浏览次数: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有关单位,土门办事处:

《鲁山县绿色交通试点县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2)》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0年10月22

鲁山县绿色交通试点县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2)

 

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落实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深入绿色交通发展部署和河南省委省政府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意见,按照《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交政法发〔2013〕323号)、《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加快推进河南省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豫交文〔2012〕1170号等精神,结合我县交通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交通强国建设决策部署要求,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全域旅游建设,把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到交通运输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节能降碳、污染防治、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监测管理为核心,着力调整交通运输结构、推动转型升级,强化政府引导、创新市场机制,完善制度体系、加强能力建设,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为鲁山县打造旅游强县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市场推动;重点突出,全面推进;创新驱动,政策保障;责任落实,全民参与。

三、实施内容

(一)实施期限2021年-2022年

(二)重点工作

1.建设绿色交通运输基础设施

1)推进高速公路建设

推进焦作至唐河高速公路汝州至叶县段、平顶山南高速公路环线,新增鲁山县南北向快速运输通道,促进鲁山县与平顶山市区融合发展,促进鲁山经济社会发展。完善县域高速公路出入口布局规划,建成郑尧高速尧山收费站东移项目和郑尧高速鲁山西站项目,推进二广高速四棵树出口新建项目,郑尧高速尧山收费站东移项目和郑尧高速鲁山西站项目均计划2020年底开始动工建设,到2021年建成通车,项目建成后将缩短沿线乡镇上高速的距离,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2)加快完善干线公路网布局

①G311连栾线鲁山县赵村至尧山镇段改建工程

本项目路线15.628公里,采用双向两车道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路基宽15米,路面宽12米,路面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结构。该路段总投资43750万元。

②G311连栾线鲁山县尧山镇至木札岭段改建工程

G311连栾线鲁山县尧山镇至木札岭段改建工程起于尧山镇,终点在木札岭,是尧山风景区重要的对外连接道路,本次改建工程里程17.577公里,总投资约8560万元。

③S325漯嵩线鲁山县八里仓至鲁汝界段改建工程

S325漯嵩线鲁山县八里仓至鲁汝界段改建工程,位于鲁山县西北部,起点位于鲁山县八里仓,向西北沿现有道路,在董周乡与G207相交后,向西北沿现有道路依次经过观音寺乡、瓦屋镇、背孜乡等地后,到达终点背孜北,鲁山县与汝州市交界处,路线长40.445km,项目总投资约21031万元。

④S234焦新线鲁宝界四山村至保障路段改建工程

S234是连接鲁山至宝丰县的重要道路,该改工程全长约8.306公里计划改建升级为二级公路,改建起止年限2021-2022年,投资约为32398万元。

⑤S234焦新线鲁山县梁洼至马楼段改建工程

S234是连接鲁山至宝丰县的重要道路,该改工程全长约21公里计划改建升级为二级公路,改建起止年限2020-2022年,投资约为42000万元。

⑥G311连栾线鲁山县辛集至南王庄段改建工程

该路段为G311改线新建路段,新建里程18.064公里,总投资约77929万元。计划建设年限2022-2022,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升G311道路服务能力。

3)优化完善农村公路网

①提升农村公路骨干路网辐射能力

试点期间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计划建设尧山5A景区尧迎路(上下行)、尧山温泉旅游度假区道路、郝程路辛集--河滨大道、董周乡鲁嵩口--平岭、楼子河--耐庄--卧羊坪、磙子营惠东线-里沟、仓头乡下仓头-观音寺、团城乡接官厅-G207西许庄、赵村镇白草坪-汝阳交界等47条主要县乡公路主干线,与现存的干线公路网,形成覆盖县域公路农村公路主干交通网。试点期间,县乡道建设里程约353公里,计划投资12.2亿元。

②提升农村公路服务乡村能力

依据四好农村路发展指导思想,加快推进农村公路“通村入组工程”,扩大农村公路服务乡村能力,满足乡村人民出行。计划试点期间建设262条通村入组乡村道路,建设约里程485公里,总投资约4.31亿元。

4)加强交通枢纽设施建设

建设鲁山县综合汽车客运站,着力完善集疏运体系,全力打造以公路交通为骨干,集合城市公交、出租、社会车辆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综合快速客运枢纽,形成布局科学、覆盖全面、换乘便捷的场站布局体系,提升鲁山县交通门户地位,凸显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成效。

2.推进绿色交通运输装备广泛应用

1)推广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运输车辆

积极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因地制宜推广液化天然气、电能等替代汽车燃料技术,鼓励发展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加快推进加气站、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和输配电网络建设。在绿色交通试点期间,重点推进公共交通总公司发展新能源公交车,推进公转铁发展,将零散型的公路运输转变成集约型铁路运输,力争每年减少公路运力30%,逐步提高铁路运输比例,优化公路运输的里程利用率和实载率。

2)大力调整优化车辆运力结构

加快淘汰高能耗、低效率的老旧车辆。加快发展适合高等级公路的大吨位多轴重型车辆、汽车列车,以及短途集散用的轻型低耗货车,引导货运车辆向重型化、厢式化、专业化、序列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重型货车和集装箱牵引车辆,鼓励发展集装箱、厢式、冷藏、散装、液罐、城市配送等专用运输车辆,积极推广集装箱、托盘等集装单元在货物运输领域中的应用,形成中长途货运车辆重型化、短途及集散货运车辆灵活化的格局。鼓励发展低能耗、低排放的大中型高档客车,大力发展大容量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进一步发挥大运量、高效率公共交通工具的运输优势。继续执行道路客运实载率低于70%的线路不投放新运力政策,进一步调整客运运力结构。

3)加强营运车辆准入退出管理

加速淘汰老旧汽车、机车,淘汰2005年以前注册运营的“黄标车”,逐步实施第五阶段排放标准。全面实行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制度,制定机动车准入规定,严格限制达不到国四排放标准的机动车进入县城内,对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机动车实施环保治理。

3.推进优化交通运输组织

1)调整优化运输结构

强化公路、铁路、城市交通等不同运输方式的高效衔接,加快形成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加快经济、高效的货运与物流体系和物流基地建设,大力推广多式联运,加强公铁联运、公铁中转,发挥鲁山县铁路运输优势。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建立以“城市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为主体,出租汽车为补充的绿色出行系统,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担比例。

(2)积极推进公共交通发展

积极制定各项推进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措施,促进“公交优先”的落实,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合理规划建设公交停保场、枢纽站、首末站;不断调整优化线网布局,完善多层次的公共交通服务网络;推进低碳运力结构建设,建立绿色环保的公交运营体系;提高公交信息化水平,建立完善智能公交调度系统;推进公交管理运营体制改革等,以实际行动推动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的落实。按照城市发展的目标要求,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方便城市居民出行为目的,提高公交客运覆盖面,重点调整中心城线网,增加边缘地区和旧城区的线网密度,改善站位和线路衔接关系,缩短换乘距离和乘车前后的步行距离。要加强不同公共交通方式之间的运行衔接,采取以车站、大型社区、商场为集结点,向新、老城区辐射的模式,逐步开通工业园区、居民小区、旅游景点、乡镇公交线路。通过增加公交线路、现有公交线路延伸、局部改线、加密班次等方法和手段,完善现有公交线路布局,逐步实现城市公交网络化、城乡公交一体化模式。

3)加快发展现代运输组织模式

在货运领域,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引导货运企业规模化发展,提高运输组织化水平,推动传统货运业向现代物流方向转型,加强城乡物流服务,构建与现代产业体系相匹配、经济高效的先进货运与物流体系。以多式联运和甩挂运输为重点,大力推广集约化、专业化的先进运输组织方式。在客运领域,积极推进接驳运输、线路公司等先进组织方式,推广联程售票、网络订票等先进服务方式。

4)倡导节能低碳驾驶技术

紧抓交通运输部《汽车节能驾驶操作规范》(JT/T807-2011)机遇,大力开展相关培训宣传工作。组织开展机动车驾驶员节能驾驶技能培训与竞赛,推广节油经验,不断提高驾驶员队伍的绿色驾驶意识与驾驶操作技能。推广应用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模拟装置和多媒体教学。

4.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

推进鲁山县国省干线重点路段智慧公路系统建设,实现交通信息动态采集、处理和发布,实现交通流的监测和调整,以达到缓解交通堵塞、优化出行路线、提高出行效率;推进鲁山县公共交通综合信息系统建设,涵盖公交、出租、轨道、长途等多种交通方式,实现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建设城市公共交通综合运行监测与预警系统、应急响应系统、行业综合分析系统、行业管理系统和出行信息服务系统,提高公共交通运营调度与管理效率,增强行业管理、决策能力,提升出行信息服务水平;推进基于物联网的新能源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建设,实现新能源公交汽车的运营监管、能耗分析、智能调度、客流分析和导乘服务,达到决策科学化、管理现代化;推进营运车辆运营调度管理平台建设,实现卫星定位系统安全监控与汽车站的智能调度结合,优化旅客的购票乘车流程,提前掌握客流情况及时调度车辆,提高营运客车的实载率。

5.完善绿色交通相关政策和考核体系

1)完善绿色交通政策标准体系

进一步完善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机动车污染防治等低碳交通相关配套法规规章、标准和制度体系。结合当前温室气体减排、氮氧化物总量控制、PM2.5治理等工作部署,进一步完善低碳交通监测、统计考核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标准,形成一系列措施配套、操作可行的低碳交通制度体系。完善低碳交通发展的管理制度,重点加强企业节能减排监管、能源审计、能效管理体系建设、绿色认证等制度。组织开展交通运输领域节能减排标准需求调研,研究制定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标准体系建设专项行动计划,加大基础性研究力度,因地制宜完善相关地方性、团体和企业标准体系,重点建立交通运输行业能耗计量与统计标准体系;规范新技术、新产品的节能减排效果测试评价流程,制订新技术选型标准;编制营运车辆合理用能指南;研究制定交通施工机械等燃料消耗和碳排放限值标准,完善公路桥梁工程节能设计、绿色施工等技术规范,全面提升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

2)完善绿色循环低碳交通监测考核体系

建立健全与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评价考核工作相适应的节能减排监测体系,运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加强行业节能减排统计、监测业务能力建设,提高数据来源可信度可靠性,强化节能减排统计监测指标的调查、分析和发布工作。在现有的统计监测考核制度设定的基础上,加强人员培训,畅通数据采集渠道,公正客观地判断鲁山县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成效,促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6.提升交通运输现代化管理水平

1)加快研究制订交通需求管理措施。实施小客车保有量增量调控政策,探索利用经济手段限制小汽车的购买,并出台配套限行措施,合理引导对小汽车的使用。在试点工作期间继续完善调节私人小汽车发展使用等一系列交通政策,减少私人小汽车出行,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完善高峰时段区域限行政策。

2)加强绿色交通公众宣传与文化建设。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宣介绿色交通发展成果;加强对机关干部职工、大中小学生、广大市民的绿色交通宣传教育,着力开展“世界环境日”“节能宣传月”和“全国低碳日”活动,使绿色交通理念在鲁山县深入人心、低碳出行成为自觉行动,加速形成鲁山县绿色交通文化。

3)建立健全绿色交通运输管理能力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健全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完善绿色交通运输标准规范与法律法规,健全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7.提升交通运输支撑能力

1)加强科技支撑与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重大科技专项的组织实施,组织开展节能减排相关政策科学研究。促进节能减排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发布包括节能减排技术在内的年度交通运输建设科技成果推广目录。加快建设行业节能减排与低碳发展的科研工作人才队伍。

2)推广应用绿色交通运输装备。加大城市公交车辆、出租汽车以及营运客货车辆的结构调整力度,合理提升节能、新能源与清洁能源车辆的拥有比例,强化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准入工作,推广天然气及混合动力车船,加快淘汰老旧、高耗能车辆。

3)推广应用智能交通与信息化。大力发展智能交通技术,积极引导交通运输企业强化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加快物联网技术在公路、水路运输领域的推广应用,推广车辆和装卸机械智能化调度系统和无纸化作业、城市智能化公共交通与运营管理工程等,提高运输生产的智能化程度。完善交通公众信息服务。在试点城市现有交通公众信息服务平台中,增加低碳交通信息服务功能,努力建设和完善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机构

为确保鲁山县绿色交通试点县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鲁山县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的鲁山县绿色交通试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括县交通运输局、财政局、发改委、公安局、住建局、统计局等相关部门。下设绿色交通试点县创建工作办公室,鲁山县绿色交通试点县创建工作办公室设在县交通运输局,涵盖局内各处室和各直属企事业单位。强化具体项目实施单位的组织领导,鲁山县绿色交通试点县确定的各个试点项目,每个项目成立一个试点工作组,根据实施方案的设计和规划,按照建设绿色交通的方针和要求,积极推进试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二)监督管理

加强质量监管。试点工作办公室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将每项任务逐项分解、细化,并按期对试点项目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工作。质量检查分为季度检查和年度大检查两类:季度检查试点项目正在执行的工作的质量情况;年度对试点项目的各个方面的质量进行检查。加强进度监管。试点进度计划的制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分解试点项目为多个分项工作,二是制定各个分项工作计划,三是根据总体进度计划的要求调整各个分项工作的计划。建立定期进度监测制度。一是进度计划执行中的跟踪检查;二是实际进度与进度计划的对比分析;三是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采取有效的纠偏措施。

(三)资金筹措

政府财政补贴。积极落实鲁山县绿色交通试点城市建设的政府财政补贴一是财政部、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二是河南省、平顶山市与鲁山县的交通运输节能减排配套资金;三是河南省交通运输厅交通运输科技节能减排专项经费;四是鲁山县政府公共交通补贴,以及老旧车辆淘汰及船型标准化补贴等),对于部分资金需求量大,实施主体又难以实现全部自筹的情况下,银行贷款形式予以补充,广泛吸纳民间资本,增强资金筹措能力。

(四)宣传培训

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低碳交通理念,倡导低碳消费和出行选择。通过鲁山县交通运输门户网站设立专题宣传栏目,大力宣传绿色交通发展的成果。举办鲁山县绿色交通知识竞赛、节能驾驶大赛、“绿色交通宣传日”等活动,营造低碳交通发展的良好氛围,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形成交通节能降碳的自觉行为。针对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从业人员与重点用能企业,开展经常性的节能减排专项培训、技术交流,以及多种形式的论坛、沙龙活动,强化绿色交通科学知识的普及,全面提升全行业人员的绿色素质、管理能力、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

(五)制度保障

严格执行国家、省级及平顶山市有关节能减排政策法规,加大交通运输各领域、各环节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开展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检查行动并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监督作用,重点监督检查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用能单位和高耗能项目用能、节能减排管理情况,以及企业建立严格的节能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设立能源管理岗位,建立企业节能监督员制度情况,将节能降耗的目标和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班组和个人,将其纳入各级工作岗位的职责和日常管理、工作考核之中。

 

附件:鲁山县绿色交通试点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单位职责

 

 

 

 

 

  

 

件:

 

鲁山县绿色交通试点县建设工作

领导小组及单位职责

 

 长:曲延辉县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华润和县政府办副主任

贾建宏(县交通运输局局长)

郝富强(县财政局局长)

 员:  (县财政局党组成员、政府采购服务中心主任)

曹鲁辉(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申国利(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殷聪慧(市生态环境局鲁山分局主任科员)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主任科员)

张文星(县公安局副政委)

宁晓东(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

段晓峰(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

祁永超(县统计局副局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交通运输局,贾建宏同志任办公室主任,申国利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日常工作的落实。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绿色交通试点县建设日常工作建立上下联动、部门合作沟通协调机制,对项目进展情况加强监督、检查,积极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相关单位职责:

县财政局:负责试点县建设工作中县财政资金的拨付工作。

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试点县建设工作中重大建设项目的审批、核准、审核工作;与县交通运输局共同负责绿色交通示范区的规划工作;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方面的相关工作。

县交通运输局:负责试点县建设工作中交通领域各个项目的具体实施和跨部门协调工作。

市生态环境局鲁山分:负责试点县建设工作中涉及环保方面的相关工作。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试点县建设工作中步行道、自行车道的建设和设置工作。

县公安局:负责试点县建设工作中新能源车辆的上牌和城区内道路公交优先战略中信号灯设置;参与公交车专用道设置等工作。

县自然资源局:负责试点县建设工作中重大项目土地利用的规划、审批及落实相关工作

县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试点县建设工作中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协调工作;组织协调相关重大示范工程和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

    县统计局:主要负责试点有关数据的统计工作。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