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号
- 索引号
- lsx31/2024-00024
- 关键词
- 主题分类
- 法治政府建设专栏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2023法治政府建设报告】鲁山县瀼河乡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瀼河乡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县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现将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法治意识,提升法治工作水平
一是优化公共服务。大力推行“智能+政务服务”,规范的网上和实体大厅办理机制,打造“线上线下、虚实一体”互联贯通的政务服务平台。今年以来,新农合和养老金实现智能化缴费,群众在手机上缴费比率达到91%以上。二是创新社会治理。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全面落实领导责任制。强化“人防+技防”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有效防范管控影响社会安定的问题,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乡村两级巡逻队伍健全,实现了白天见警察,晚上见警灯常态化。2023年以来,乡信访办共调处案件80余起,办结率100%。三是重视人民调解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加强对人民调解的指导支持,依法确认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大力发展人民调解组织,实现乡村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村级有调解员23人,乡级有专职调解员1人。
(二)严格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
为建立责权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坚持实行“办、审、定”三分离制度,按照“谁办理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责权,落实责任;我乡行政执法人员全部办理了执法证件,并执证上岗;加强对司法、环保、林业、国土所等方面的行政执法管理工作,做到行政执法决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程序合法,处罚公正合理;执法文书规范,案卷规范、完整。
(三)推行政务公开,建设阳光政府
一是切实抓好政务公开。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付红杰为组长的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保证了政务公开工作的顺利进行。在乡级平台,主要抓好政务公开栏建设,及时更新政务公开栏目信息,及时在市县政务信息网发布政务信息。在乡直部门,着力抓好部门办事流程、收费项目的信息公开,进一步增加政府工作透明度,方便群众来访办事。大力推进“阳光村务工程”建设,为各村统一制作了宣传橱窗和宣传栏。以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为重点,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确保村级公共权力阳光规范运行。二是认真做好行政复议答复和行政诉讼案件应诉工作,严格执行行政首长行政诉讼出庭应诉制度。今年以来我乡无行政复议答复和行政诉讼应诉案件。三是按照《信访条例》规定依法办理信访案件。今年以来,我乡着力稳控,及时消除了个别重大信访隐患,上访总量和次数比去年同比明显下降。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四是认真搞好全国法治宣传日等各项法治宣传活动,并及时向上级报送法治信息。
(四)加强执法监督,落实责任考核
一是切实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认真做好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备案工作,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在制发文件的过程中,坚持凡内容涉及到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规范性文件,严格进行合法性审核和报备案,同时定期对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和审查,确保了规范性文件的时效性、稳定性、严肃性。二是切实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一方面注重以群众监督为重点的舆论监督,在具体行政行为实施过程中,畅通信访渠道,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加强以人大监督为主体的法律监督。三是健全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责任制考核。建立了政府考核与群众评议相结合、法治政府建设考核与政绩考核相结合的责任考核机制,加大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考核监督力度,对违反规定的执法人员,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其责任。
(五)抓好执法培训,提升依法理念
为提高执法水平,树立服务观念,促进效能建设,我乡建立了执法部门学习制度,采取自学为主集中学习为辅的学习方式,重点对《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等行政执法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进行常规性学习,使干部在具体操作中能够熟练运用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同时,积极参加行政执法人员岗位培训和考核,着力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
(六)加强法治宣传,推进依法治理
强化公务人员和村两委法治学习,落实党委中心组学法制度,规范领导干部学法,组织机关干部和村委干部进行相关法律知识考试,进一步提升全体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知法、懂法、守法和利用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注重抓好“谁执法谁普法”工作的落实,联合多个部门在“3.8妇女节”、“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障日”和“6.26禁毒日”,“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治宣传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法治宣传和相关法规政策咨询活动20余场次。根据辖区各村的情况,积极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
二、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总结回顾我乡一年来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期望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社会事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主要表现在:
1.基层工作繁杂。工作头绪繁多,涉足甚广,但是由于处事职权不配套,缺乏管理指挥、处理具体事务的职权,影响了统筹协调和管理职能的发挥。
2.法治素养还不够高。在法治素养构成上,乡、村两级干部拥有法律专业的干部不多,有的村两委组成成员中没有法律专业的干部,法律人才的缺乏影响了法治政府建设的推进。
三、2023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规章制度
成立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为常务副组长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站办室、各村配合抓的工作局面。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专职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实施、督促检查和强化制度建设,确保职能发挥到位。按照《鲁山县助力平顶山市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宣传活动方案》要求,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促进职能作用的发挥;制定工作规划,将各项工作任务分解到相关单位,层层压紧压实责任。将法治政府建设任务与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逐步建立健全了行政管理责任制度、政务公开制度、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相关工作制度。
(二)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提高依法决策水平
坚持依法治乡,将法治理念贯穿党委、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积极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的法律专业优势。严格规范文明执法,大力推行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群众依法监督。
四、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工作安排
(一)强化法律意识,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只有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才能自觉遵守与执行法律;只有提高全体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才能做到法治政府建设。因此,必须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对公民来说,通过普法宣传教育,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律意识,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行政要加以批评、抵制,纠正违法行政。
(二)进一步理顺体制,切实规范行政行为
按照条块结合、适当分权、便于执法、讲求实效的思路,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各行政执法主体要以现行的法律法规为依据,明确其在行政执法方面的权力义务;要从领导机关到基层执法部门、从领导者到一般执法人员,逐步建立执法岗位责任制,分解落实行政执法任务,定期、逐级逐人、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地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公务员制度考核挂钩;各行政执法主体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的配套制度,严格实行错案追究制度。
(三)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提高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
提高行政机关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法治政府建设的实现。一是加强对行政执法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地贯彻依法治国方略,自觉地推行法治政府建设;二是要努力提高行政执法队伍的业务素质。要有针对性、经常性、多渠道地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业培训,定期、不定期地进行考核,促进行政执法人员必学、爱学、勤学业务,提高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三是要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健全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奖惩制度,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机制。
(四)提高机关效能,改善机关作风
基层政府以开放透明的办公形式,快捷、高效的工作节奏,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带动和促进了区域经济建设软环境的改善和优化。同时关心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沟通了民意,凝聚了人心,提升了人气,化解了部分社会矛盾,密切了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建立廉洁高效政府奠定基础。
(五)进一步强化监督,努力形成有效的行政监督机制
制定切实可行的人大监督法规,使监督内容、程度及后果明确清晰,便于操作,有效落实。党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社会团体的监督、人民群众以及新闻媒体的监督都要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对各级各类行政机关行政行为依法实施监督。
(六)定期开展法治教育培训丰富学习内容和形式
组织旁听典型案例判决,强化法纪意识;开设法律讲堂,邀请法律顾问授课,注重学法用法能力培养,提高法治思维创新能力。丰富法治宣传方式,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普法,要接地气,让人民群众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努力使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