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号
- 索引号
- 关键词
- 主题分类
- 县政府文件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鲁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
鲁政办[2014]27号
鲁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
各乡(镇)、办事处,县政府有关部门:
当前,我县小麦已进入抽穗扬花期,这一时期正是预防小麦赤霉病滋生侵染的关键时期。据调查,今年我县赤霉病菌源充足,小麦主栽品种抗病性普遍较差,加之近期全县普降小到中雨,降雨天气非常有利于该病发生流行,因此,今年的防控任务十分艰巨。为确保小麦安全生产,努力夺取夏粮丰收,现就做好赤霉病防控工作紧急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强化责任。小麦赤霉病是一种暴发性、毁灭性病害,大面积发生时可导致小麦严重减产,甚至绝收,且病麦含有毒素,食用后可引起人畜中毒,危害性及其严重。为此,各乡镇要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做好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农业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按照早安排、早发现、早防治的要求,密切关注病害发展动向,迅速动员组织广大群众开展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确保不发生大的病害危害。
二、加强监测,准确预报。县农业部门要采取系统调查与大田普查相结合的方式,合理增加调查密度,扩大调查范围,实时监控和掌握小麦赤霉病发生动态,及时将病虫信息向县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报告。同时,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广泛宣传防治措施。要通过发放明白纸,举办专题讲座、现场会、培训班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宣讲病虫害防治知识,使病虫害信息和防治技术得到迅速普及和落实。
三、科学防控,确保效果。小麦赤霉病一般在扬花期侵染,灌浆期显症,成熟期成灾。赤霉病防治的关键时期是小麦齐穗期至初花期,一旦错过防治时机,防治很难达到理想效果。为此,各乡镇要按照“政府主导、属地管理、联防联控、专业化统防统治”的要求,结合当前小麦“一喷三防”工作,坚持“科学预防、主动出击、见花打药、防病保产”的防治策略,结合吸浆虫成虫和穗蚜防治,选择内吸性、渗透性、耐雨水冲刷性较好和持效期较长的药剂(多菌灵、烯唑醇、戊唑醇、氰烯菌酯等加氯氰菊酯等)进行预防。用药量要足,喷液量要大,喷洒要均匀,若天气条件适宜,应在首次用药后7天进行第二次喷药,以巩固防治效果。要充分发挥专业化防治组织作用,大力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防控效率和效果。
四、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乡镇要切实加强对小麦赤霉病防控的组织领导,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重大病虫害防控指挥系统,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落实防控责任。要把防控任务分解到村,责任明确到人,确保防治不漏地块、不留死角。县农业局要深入开展“千名科技人员包千村”活动,在第一时间把技术人员下派到防控第一线,专家督导组要深入到田间地头,包村技木人员要包村入户,及时有效地为农民提供面对面的技术指导服务,让广大农民群众掌握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作到能懂会用、及时喷药防治,确保小麦赤霉病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县气象局要及时发布重要天气变化信息,为小麦赤霉病防控提供准确气象服务。县财政局要增加资金投入,及时拨付资金支持赤霉病防控工作。鲁山电视台、《鲁山简报》等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普及防控技术,在全县形成关心重视农业生产、加强小麦赤霉病防控的浓厚氛围。
2014年4月29日